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逐年增加。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的4%,但能耗却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达到70~300千瓦时,为普通居民住宅年耗电量的10~20倍,比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多出1.5~2倍。
在能源需求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能源诊断、节能量监测、节能量跟踪等服务,降低用户的能耗,并从中获利。这是发达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已经获得大家的认可。此外,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和文件,使得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扬帆起航。
投资大、周期长,企业潜在风险大
合同能源管理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耗能单位和能耗设备升级,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企业则可以从中获利。不少企业看中了其中的潜在商机,纷纷投身其中。
《2011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年度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公司数量将近3900家,其中备案的节能服务企业1719家,实施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1472家,比去年增加了88.23%。行业从业人数也有大幅度增加,从原来的17.5万人增加到37.8万人,增加116%。
尽管节能市场“蛋糕”很大,但是,不少企业进入之后发现,这个市场远不像自己所想得那样一帆风顺。上海某家从事节能服务改造的企业。该公司的相关人士表示,合同能源管理之所以成为国外节能的主流模式,胜在“共赢”。用能方可以“零投入”完成节能改造,节能服务公司有钱赚,政府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但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国内的业主前期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节能服务公司需要提前垫付资金。这个投资收益不能马上收回,往往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目前,该公司在节能服务上已投入2500万元,但由于项目回收成本时间长,两年多来只收回800万元,缺口达1700万元。这让企业经营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设备投入大、回收周期长,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潜在风险,让参与其中的节能服务公司经营者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