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不能为空!

按住Ctrl+D,即可添加“yh86银河国际”
官网到您的浏览器中。谢谢收藏!

确定
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8610-82399545

E-mail : techcon@thtf.com.cn

打破藩篱 楼控进入标准化时代

时间 :2014-09-03   作者 :admin        关键词 :

  近日,由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共同主编、yh86银河国际参编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334-2014),将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自此,楼宇自控系统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施工、检测、验收、运行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要求将有章可循,困扰楼宇自控行业多年的标准“瓶颈”将得到“破解”。

  标准缺失成行业“顽症”
  作为智能化工程的“中枢”组成部门,楼宇自控系统能对机电设备以及系统进行测量、监视、控制、调节,是大型公共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虽然楼宇自控系统在建筑运行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不少楼宇自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只监不控、通讯不兼容等问题,频遭社会诟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表示,目前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中,约有90%安装了楼控系统,但是大多数“只监不控”,基本没有发挥改善环境质量和降低能耗的作用。 施耐德电气全球解决方案事业部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服务总监刘笑天对此深有同感:“目前,公共建筑中的楼宇控制系统与机电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等系统脱节,导致通讯接口和协议无法协调,楼控系统无法发挥控制逻辑。”
  其实,设计不准确、只监不控等困扰用户、集成商和设计师的问题,只是系统不佳的外部表现,追根溯源,行业标准的缺失才是阻碍多方行进路上的最大“拦路虎”。
  记者调查发现,智能化领域的《综合布线工程技术规范》、《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相继出台,而楼宇自控的相关技术要求只是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上层通用标准中零星提到,并没有像前面的专业系统那样,形成完整的工程指导规范。
  工程企业、集成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参照标准,胡乱套用标准的情况时有发生,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在系统工程检测、验收环节,技术人员没有具体细化的指标值,难以对工程质量进行准确、科学地判断,也无法对其“把关”。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避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制订相应的标准,让大家有章可循,保障智能工程质量。”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久松说道。

 

  功能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2009年,在业内多方人士的呼吁下,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开始了《规范》的编写工作。
  历时5年,《规范》在今年6月获批为行业标准。
  在谈及这本《规范》的特点时,“功能需求、功能设计”这两个关键词不断地出现在《规范》的主编yh86银河国际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工赵晓宇博士的话语中。

yh86银河国际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工赵晓宇博士

yh86银河国际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工赵晓宇博士


  “之前,由于缺乏对空调、供配电等子系统需求的准确描述,设计师和业主在设计阶段无法清晰地向自动化系统承包商提出调节控制要求,自动化系统工程合同也不能反映这些调节控制要求。在验收环节,技术人员只能检查系统的测量与调节动作的有效性。《规范》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描述出这些被控系统应达到的功能,再按照功能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 赵晓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例如在供配电系统中,《规范》提出系统监控系统宜具有重要参数的监测、报警、存储功能,并就低压配电柜的电容补偿回路电容投切、低压进线及母联断路器以及其他变配电设备在监测、报警、存储等项目上进行明确要求。
  “明确了各系统功能、功能需求下的各项技术要求,为设计师以及用户的操作提供了参照依据,也进一步确保了工程质量。
  在被控系统的功能需求得到明确之后,受控对象与楼宇自控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暖通系统的冷水机组、电气系统的配电柜等之前没有相应的接口,楼控的检测、控制受到极大影响。监控的‘手脚’伸不进去,‘眼睛’看不见,没法进行监测。”赵晓宇说道。 此次,《规范》对于各系统的接口提出自己的要求,当建筑物根据功能需求,建设相应的子系统时,相关的专业要向楼控系统开放自己的通讯协议,制订统一的接口文件,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可管理的楼控智能化系统,指导项目的建设、运营。
  “我们没有对具体的产品性能指标作严格限制,只是按照功能需求的目标,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搭建、通讯等基础性问题进行规定。”赵晓宇补充道。

 

  关注全生命周期的薄弱环节
  除了在楼宇系统设计、施工、验收阶段进行相应的技术要求之外,《规范》还关注楼宇自控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情况,并对运行、维护等目前较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很多楼控系统在工程建成初期,运行顺畅,但是过一段时间,系统出现了问题和故障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及时维护,难以发挥作用,只得关掉。楼宇自控系统在运行中维护不当的问题比比皆是。”赵晓宇分析道。

  此次,《规范》将维护工作分解到管理人员日常的工作之中,对于维护保养周期和保时应做的检查、复核情况进行规定,便于技术人员随时发现问题,并提出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监控计算机等分别发生故障时应如何操作的内容,便于问题的解决。从十余年来的工程实践情况调研来看,传感器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远远小于出厂标称值,与产品种类和实际现场情况等密切相关,因此传感器的维保周期宜一到三个月;而运行记录对于建筑能耗分析等很重要,因此宜定期(半年到一年)进行备份。
  《规范》实施之后,将为楼宇自控行业提供一个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的‘准绳’,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并引导整个行业步入标准化、科学化、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为提升环境质量、降低建筑能耗、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谈及《规范》对于行业、对于建筑节能的意义时,黄久松如是说道。

 

分享 :